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,不僅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,更可能導致各種併發症,其中足部問題就是常見的一種。😨根據統計,糖尿病患者約有 15-25% 的人會發生足部潰瘍,嚴重時甚至可能面臨截肢的風險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更應該重視足部保健,以維持行走能力和生活品質。👣
🔍為什麼糖尿病會引起足部問題?
糖尿病會導致以下兩大主因,進而引發足部併發症:
- 神經病變:高血糖會損傷神經,導致患者感覺遲鈍,無法及時察覺足部的傷口或不適。
- 血管病變:糖尿病會使血管狹窄,血液循環不良,使傷口不易癒合,增加感染的風險。
除此之外,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也相對較低,更容易受到細菌、黴菌的侵襲。😷
🚩糖尿病足部問題的警訊有哪些?
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糖尿病足部問題症狀:
- 足部皮膚變薄、乾裂、脫屑
- 腳趾甲變厚、變形、顏色改變
- 腳部出現無痛性傷口或潰瘍
- 腳部感染,如紅腫、化膿、發燒等
- 皮膚溫度改變,某些部位特別冰冷或發熱
- 雙腳麻木、刺痛、灼熱感或觸覺改變
一旦發現以上症狀,應立即就醫,及早治療,避免病情惡化。🏥
🛡️日常足部護理要點
👉 每天檢查雙腳
養成每天檢查雙腳的習慣,注意是否有傷口、紅腫、水泡等異狀。如果自己不方便檢查,可請家人或照護者幫忙。若有傷口應立即處理,避免感染。
👉 保持雙腳清潔乾爽
每天用溫水和中性肥皂清洗雙腳,尤其是趾縫間的死皮和污垢。洗完後要徹底擦乾,特別是趾縫間的部位。可以使用吸濕力好的毛巾或棉布。
👉 避免赤腳行走
赤腳走路很容易受傷,尤其是在戶外或地面不平整的地方。建議外出時always穿襪子和合腳的鞋子,室內也可穿拖鞋保護足部。
👉 選擇合適的鞋襪
選擇透氣、合腳的鞋子和棉質襪子,避免過緊或過鬆的鞋襪影響血液循環。每天更換乾淨襪子,鞋子也要保持乾爽,定期消毒除臭。
👉 小心修剪趾甲
建議在洗完澡腳趾柔軟時修剪指甲,剪平即可,不要剪得太短或挖掘甲溝,以免造成甲溝炎。指甲如果太厚硬,可請醫師或足therapist協助。
👉 使用護足產品
可以適當使用護足霜、足部去角質產品,保持足部肌膚健康。但要避免在傷口或憿裂處使用,以免刺激傷口。
👉 定期就醫檢查
建議每年至少看一次足科醫師,檢查足部健康狀況。如果有任何不適或傷口,應儘快就醫,不要拖延。
🙌總結:珍惜雙腳,從日常做起!
足部保健看似簡單,卻需要持之以恆的好習慣。對糖尿病患者來說,雙腳的健康更是不容忽視。透過日常的觀察、清潔、保護,以及定期就醫,就能有效預防足部併發症,保有行動力和自由。讓我們一起呵護雙腳,勇敢向前邁進!💪